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此次会议不仅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关键指导,还明确了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党员干部作为基层宣讲主体的责任所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把全会精神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全会精神宣讲中,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全会精神,既要原原本本学原文、悟原理,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和所在地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应用。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宣讲过程,党员干部才能在增强自身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落实全会精神。
在宣讲过程中,应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党员干部宣讲时不能搞“一刀切”。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兴趣。利用现代媒体工具,如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宣讲,不仅可以扩大宣讲的覆盖面,还能增加内容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宣讲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党员干部是民意的“倾听者”“记录者”和“解决者”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收集群众对于全会精神的真实反馈与殷切期望。主动把身子沉到基层,把精力放在一线,用人民群众听得懂,翻译好的全会精神。党员干部将政策的深远意义与宏大愿景,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和行动,让全会精神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会精神如晨钟暮鼓,激荡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之心。掷地有声的宣讲不仅要求内容的精准传达,更要求情感的共鸣和行动的号召。每一次深入人心的宣讲,都筑起一座党群理解与信任的桥梁,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不竭动力。党员干部掷地有声的宣讲,既是知识的传播,也是精神的洗礼,更是行动的动员,让全会精神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激发起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壮志豪情。(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