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以抗战精神 绘写新时代答卷

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历史的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伟大的抗战精神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底色,这份精神,如同不灭的薪火,代代相传,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璀璨。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承前浪、推后浪,照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赶考路”,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篇章。

从“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移”的铁血将军杨靖宇到冲天浩气化旃旌”的英勇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无数中华儿女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依靠必胜信念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党员干部要深刻体悟抗战英雄的斗争精神,传承至死不渝的红色基因,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磨斗争意志,为顽强斗争提供思想指南、注入真理力量。

在对敌抗争的艰苦环境中坚持人民至上,团结人民、依靠人民,终成燎原之势。历史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改革的今天,党员干部必须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制定改革政策,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群众同不同意、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通过党员干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的团结和凝聚力。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无悔的付出、硬核的担当绘就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中国人民用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和力量,谱写了一曲民族独立、崛起、图强的壮丽史诗。如今,我们迎来了改革新征程,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更应深刻领悟这一精神的深远意义,将其内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外化为履职尽责的行动,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79年后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以勇士之姿,在劈波斩浪中奋勇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毫不动摇地完成每一项改革任务。用心学习战斗英雄顽强斗争、不屈不挠的勇气,用情传承薪火延续的灿烂文化和民族信仰,更要用行、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钟鑫)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