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为民”之路  历久弥新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文章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是起草《决定》的重点原则之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步履铿锵走好全面深化改革“为民”之路,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厚植为民情怀,用好人民力量,站稳人民立场。

“为民”之路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历久弥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走好全面深化改革“为民”之路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要求党员干部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还要厚植为民情怀,用好人民力量,站稳人民立场。这不仅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来展开,这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社会治理的创新完善,都需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才能确保改革措施真正符合人民期待,从而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和社会认同。

厚植为民情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至关重要。情怀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为民情怀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觉悟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心中有民、情系人民,推动各项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用好人民力量是深化改革的不竭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群众在实践中探索新路,是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汇聚民智、凝聚民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改革实践中来,形成人人参与改革、人人推动改革的生动局面。

站稳人民立场对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确保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改革的群众基础,使改革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好“为民”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钟鑫)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