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党员干部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无数党员干部前赴后继,用热血与汗水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秉持实干担当精神,奋发向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实干担当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一使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去践行。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党员干部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有大批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为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铁人王进喜,面对新中国石油匮乏的困境,喊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言壮语,带领工人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立下不朽功勋。正是这种实干担当精神,支撑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实干担当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数百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精准施策,通过发展产业、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帮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员干部只有以实干担当的精神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然而,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有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尸位素餐,敷衍塞责;有的面对困难和矛盾畏缩不前,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还有的能力不足,在新任务、新要求面前束手无策。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也影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激发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精神。要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实干担当在党内蔚然成风。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实干担当为笔,以人民幸福为墨,绘就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必须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展现作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作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郑爽)